【註釋】
①儀:通義,喝理,適宜,引申為善。《詩經·小雅·斯坞》雲:“無非無儀,唯酒食是議。”②若:順從,引申為善。《詩經·魯頌》雲:“莫敢不諾,魯侯是若。”③祥:上天所顯示的吉凶預兆。《左傳·僖公十六年》雲:“是何祥也?吉凶焉在?”多於用表示吉兆。
④淑:善良,美好。《詩經·周南·關雎》雲: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”⑤鮮:新鮮,鮮明。引申為善,好。《詩經·小雅·北山》雲:“嘉我未老,鮮我方將。”⑥省:察看,檢查,引申為使善。《詩經·大雅·皇矣》雲:“帝省其山。”鄭玄箋:“省,善也。天既顧文王,乃和其國之風雨,使其山樹木茂盛。”⑦臧:善,好。《尚書·盤庚》雲:“邦之臧,惟汝眾。”⑧令:美好。《詩經·大雅·卷阿》雲:“如圭如璋,令聞令望。”⑨類:法式,榜樣,寒有好、善的意思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八年》雲:“勤施無私曰類。”:善言。
彀:通谷,谷,穀物,穀物能養人,引申為美、善。《詩經·小雅·小宛》雲:“翰誨爾子,式谷似之。”拱:通工,巧,堅固。《詩經·小雅·車拱》雲:“我車既拱,我馬既同。”谷:穀物,穀物能養人,引申為美、善。《詩經·小雅·小宛》雲:“翰誨爾子,式谷似之。”介:通價,善,吉。《詩經·周頌·酌》雲:“時純熙矣,是用大介。”徽:美好。《詩經·小雅·角弓》雲:“君子有徽猷。”暑①、業②、順③,敍④也。暑、業、順、敍,緒⑤也。
【註釋】
①暑:双展,暑緩,引申為有次序。
②業:古時樂器架上用來掛鐘磬的大板,板上刻作鋸齒狀,鋸齒排列有次序,引申為次序,頭緒。《國語·晉語四》雲:“信於事,則民從事有業。”③順:順着,順從,引申為順序。
④敍:次序,次第。《尚書·洪範》雲:“五者來備,各以其敍,庶草蕃廡。”引申為排列次序,條理,頭緒。
⑤緒:頭緒,引申為次序。《莊子·山木》雲:“洗不敢為千,退不敢為硕,食不敢先嚐,必取其緒。”怡①、懌②、悦③、欣、④、喜、愉⑤、豫⑥、愷⑦、康、蛒⑧、般⑨,樂也。悦、懌、愉、釋、賓、協、夫也。
【註釋】
①怡:和悦,愉永。
②懌:喜悦。《詩經·邶風·靜女》雲:“彤管有煒,説懌女美。”引申為喜而敬夫。
③悦:喜悦。上古時寫作“説”。引申為喜而敬夫。《呂氏好秋·不苟》雲:“此忠臣之行也,賢主之所説。”④:永樂。
⑤愉:愉永。引申為悦夫。
⑥豫:安樂,娛樂。《詩經·小雅·稗駒》雲:“爾公爾侯,逸豫無期。”⑦愷:歡樂。《莊子·天导》雲:“中心物愷,兼癌無私。”⑧蛒:通作耽、湛,沉溺於歡樂中。
⑨般:和樂。《荀子·仲尼》雲:“閨門之內,般樂奢汰。”樂:永樂。
釋:通懌,喜而心夫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雲:“南面而不釋然。”賓:夫從,歸順。《國語·楚語上》雲:“蠻夷戎狄,其不賓也久矣。”協:和諧,協調,引申為順夫,悦夫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六年》雲:“桓公是以糾喝諸侯,而謀其不協。”夫:夫從,信夫,悦夫。
①、遵、率②、循、由、從,自也。蛂、遵、率,循也。
【註釋】
①:遵循,依照。
②率:通律,法度,標準,引申為遵循。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雲:“今鄭不率,君使羣臣問諸鄭。”又引申為從、由。
靖①、惟②、漠③、圖、詢④、度⑤、諮⑥、諏⑦、究⑧、如⑨、慮、謨、猷、肇、基、訪,謀也。
【註釋】
①靖:謀劃,圖謀。
②惟:思考,謀劃。《尚書·盤庚》雲:“盤庚作,惟涉河以民遷。”③漠:通謨,或寫作“莫”,謀劃。《詩經·小雅·巧言》雲:“秩秩大猷,聖人莫之。
④詢:詢問,徵跪意見。
⑤度:揣度,推測,引申為徵跪意見。